在讀碩班的時候漸漸對花感到有興趣,但都只是簡單的關注,並沒有真正的擁有或付諸行動,一直到碩班晚期比較得空了,才開始進一步變成消費者的行列,漸漸地迷上他們的美麗跟多變,但我很困擾鮮花的生命總是很短暫,大約一到兩週就會由盛開轉為枯黃與凋零,最後成了招引蚊蟲與散發腐臭的遺體,大把的花束即使萎靡了,還是成為我桶裡的大型垃圾。我對生命明顯的消逝及增加環境的垃圾感到有點罪惡。於是後來退一步選擇了較能夠長期持有的乾燥花或是永生花,偶爾也會買鮮花回來或到戶外摘採自己乾燥。雖說好聽一點是退一步,但其實還是很矛盾,無論他們是哪一種形式,都是我們為了擁有他們的美好而將他們奪過來,並且終將讓他們逝去。
-
再來就是我對使用現成的花組配來當成作品這件事,覺得手作感似乎不夠徹底,於是發現了「紙花」的存在,我一直都喜歡跟紙張有關的作品,我可以從零開始做出一朵花來達到我想要的手作感,而且他不會讓我感到生命的消逝。一開始我是買較為廉價跟輕薄的皺紋紙,並且自帶顏色,久了之後覺得質感跟顏色已無法滿足心中的標準,轉而添購較硬厚的義大利皺紋紙,而且只買白色。
-
每一朵花的製程都比我想像中漫長,首先會先用較厚的紙裁剪出逐漸放大的花瓣版型,接著對著皺紋紙一片片剪出花瓣,再使用粉彩筆跟化妝用的筆刷對每一片花瓣上色,然後逐一疊黏、成果。過程可能有點像是一個造物主,一點一點捏起一朵花的成長。皺紋紙有許多細小的紋路,是他因此富有彈性的原因,紋路會隨著拉扯而張開,可以輕易地拉出一個弧形或曲狀,最後變成漂亮的半橢花瓣或曲折的葉;自己上色雖然耗時,但漸層的效果和可自控的顏色跟市面上的感覺差很多,我喜歡看他們一點一點輕輕地沾上顏色的樣子。
-
一朵花可以耗掉我一整個下午,幾片葉子會用上我一整個晚上,一個假日頂多兩朵花或一朵花幾片葉,也不是一天到晚天天都能碰,要到成串、成束是幾個月後的事了,都比真正的植物成長得還要慢了XD。關於花朵的形狀一開始沒想過要仿哪一種花,只是把心裡認為花朵的模樣微開的、花苞的做出來而已,希望以後可以仿做真實的花看看,然後也進階試試看這些植物即將逝去的模樣,我們都太習慣或喜歡看他們的完整。
--作品製作於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