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之前在製作申請研究所的作品集時,當時繪圖軟體中我比較熟悉的只有Photoshop,所以很驚奇的整本都使用PS製作,我也沒有多會操作,跟別人比起來只是皮毛而已,所以操作起來其實蠻辛苦的,後來翻開那些資料夾就發現匯出的檔案都無敵大,但當時的我非常認真,耐著性子土法煉鋼的一步一步完成,作品照都會仔細去背,純繪畫、產品畫、文章、證書、獎狀什麼的,通通都分門別類放進我的本子裡,猶如我二十多年的人生精華,雖然現在翻開那本有點像大人看孩子的塗鴉,但我自認為統整力還是蠻好的。
我是想說「耐性」這件事,二十多歲前後的我對於一件事情似乎很能夠鉅細靡遺,也很願意花很多時間一點一點涓滴成流,後來可能因為工作佔了一天大半的時間,其他時候也不可能總是不用做家務,時不時還要被加班侵蝕,另外拉個時間出遊,思考分一點給運動,偶爾偷懶也是勢在必行,很多雜項讓時間被切的零碎又壓縮,讓我對創作的耐性下降了,做起來太耗時的一定拆幾天也做不完,容易一直懸在心上,要做,但步驟可能就在潛移默化中不小心簡化了,就像寫實的畫作少了紋路多了圓邊,變成了Q版。
這幅小圖就像我內心簡化後的結果,想畫一幅抽象一點的畫,但礙於技術跟不想花太多時間仔細揣摩,最後就是有點可愛的模樣,也不能說Q版不好啦,都是風格,那泡泡般的魚鱗我看了也是蠻喜歡的,忙碌的時候畫無痛小畫還是很棒的٩(●˙▿˙●)۶。
--作品製作於20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