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國不像以往有規劃縝密的旅遊行程,還來回機票都買了之後才開始填空,因為陳爸在大馬工作多年,這次去主要靠他接風,我們本來也有查一些旅遊點,但發現陳爸已經有了一些口袋行程,住宿跟交通也不需要另外煩惱,於是我們幾乎空殼前往,放心地給人家架骨填肉,成為了三隻旅遊麻瓜٩(⚙ᴗ⚙)۶。

 

[ 吉隆坡 ]

在天空飛行將近五小時之後終於落地。行駛在吉隆坡的路上,被密集且高聳的大樓嚇到,大馬沒有地震也沒有颱風,繁華的市中心豪邁的豎起一棟棟35層樓高以上的建築,在台灣16層以上就被列為高樓層,似乎有點小巫見大巫。被戲稱兩根玉米筍的雙峰塔就有88層樓高,附近的吉隆坡塔也與他身高差不多。

 

我們在旅行的第六天晚上到吉隆坡塔的高空旋轉餐廳吃飯,360度都是透明玻璃,可以看到滿地星光點點的大樓,也可以與雙峰塔對望。地板很緩慢地轉圈變換窗外景色,自助餐也是環狀設計,有現做的吧檯、有現場演奏唱歌,用餐的有商務人士或特地布置成燭光晚餐的,這在台灣應該算非常奢華吧?但以台灣的薪資物價來看這頓飯實在太划算了 ´∀`。

 

在陳爸的住處也像劉姥姥逛大觀園,因國家地大,買屋時公設、停車位都附加給予,不用像台灣另外計價斤斤計較,公設也很奢侈,三樓一座小湖游泳池、頂樓還有一座無邊際泳池,溫水池、三溫暖、健身房、造景魚池全部都有,讓我們這幾個老小孩都很驚訝。吉隆坡的住宅時常與百貨公司同棟,由百貨公司建造出的生活圈像是一個商人的計謀,我們住的地方就是在lalaport上面,覺得很特別,但百貨公司的價格到哪裡都差不多,難道大馬的消費力都這麼高?

 

吉隆坡的夜景與建築都還蠻漂亮的,但我們去的時候聽說印尼在火耕,所以霾害有點嚴重。大樓過於高聳讓人有點壓迫感,車子之多讓人有點煩躁,但或許只是習慣和喜好的問題,雖然吉隆坡平均人人都有1.多台車,但捷運擴及範圍很廣也算方便,雖然我對百貨公司沒什麼興趣,但陳爸說他一天可以逛4個mall  (體力好好 °.°) 。

 

[ 蘭卡威 ]

旅程第四天我們一大早出發,搭亞航前往北邊的蘭卡威,飛行時間大約1小時。下機後的景色跟吉隆坡大相逕庭,完全就是一個度假的海島風情,房屋不僅零散,大概都不超過兩層樓,很多猴子很多牛,我忽然有一種找回鄉下人的親切感 ´∀`。陳爸很大方的為我們安排了海景房,早晨可以看到美麗的日出,這三天兩夜活動也很密集,3D博物館、老鷹廣場、包船跳島、搭遊艇、游泳、海釣、餵老鷹、孕婦島等等,每天都有點睡眠不足的感覺。

 

我幾乎沒在海邊游泳過(不會換氣有點害怕),蘭卡威的沙灘幾乎都是乳白色的細沙,水質還蠻乾淨的可以見到裡頭的小魚,沒有什麼波瀾,水域很平穩,但太陽很辣,辣到海水並不冰冷,我泡在水裡玩,心裡卻很擔心日光疹發作,但好在雖然我的鼻子跟肩膀都曬傷了,卻居然都沒有發作٩(^ᴗ^)۶!其實沒曬到太陽的時候我常都覺得很冷,不管是吉隆坡還是蘭卡威,所以反倒是鼻子有點過敏。

 

因為這幾天很多時間都海上移動,當被大海包圍時,不管是海還是天空都是廣闊無垠的,那種感覺很讓人心曠神怡,傍晚時,天空上的晚霞與海面上波光粼粼的畫面也很迷人,真的會想讓人想多停留一下,我不太會拍照,沒辦法照出浩瀚的感覺,只好拍一下多看兩眼●’ω`●。

 

--旅遊於2023/10/07-14

 

蘭卡威00-部落格封面尺寸-01.jpg

 

02吉隆坡.jpg 01吉隆坡-IG.jpg 03吉隆坡-IG.jpg

 

04吉隆坡-IG.jpg 05吉隆坡.jpg

 

06吉隆坡-IG.jpg 08吉隆坡-IG.jpg

 

蘭卡威01-IG.jpg 蘭卡威02.jpg 蘭卡威05-IG.jpg

 

蘭卡威03.jpg 蘭卡威04-IG.jpg 蘭卡威06.jpg

 

蘭卡威07-IG.jpg 蘭卡威08-IG.jpg

 

蘭卡威09.jpg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年的時候有位同事離職遠赴香港生活,我特地手作了一張餞別卡片,她的綽號是PONY、背後有一隻鹿的刺青,所以我在卡片上畫了這兩隻動物但有一張包子臉,後來自己覺得可愛又畫了很多隻,貓、狗、斑馬什麼的,還叫陳一起跟我畫幾隻,很少看陳畫畫,以某個角度來看,陳的畫其實有一個蠻穩定的個人風格,有一種醜醜的可愛,他畫得水熊蟲(問號・㉨・)我還印在喜餅小卡上。說到這個,陳的刺繡也是有一種不整齊的可愛,我會這樣說不是因為情人眼裡出西施,是因為我沒辦法做到這種天然的漏針或線條歪曲,這樣笨拙的技法除非刻意,不然我已經失去了,彷彿失去了樸質的能力(有一種悲傷ఠ్ఠఠ్ఠ)。

 

一直以來包子臉動物都是四隻腳的,有天心血來潮想畫成魚看看,順便轉成壓克力變一個小作品,畫完看起來有點像水滴魚●’ω`●。畫筆依然使用色鉛筆,但這次上色參考梵谷短線條填色、相似色調的用法,熱縮出來的效果還不錯,多了更多溫潤感和層次感,背景用代針筆描繪,想用曲折的線條帶出海浪的波紋,我喜歡狹長感,所以用瘦長的菱形框住波紋,讓整體看起來比較細窄。

 

雖然更喜歡紙藝或刺繡,但熱縮片本身富有變化,做起來快速、無痛,又容易百搭其他媒材,也是很棒 ヾ(*´∇`)ノ。

 

--作品製作於2022/06/08

 

熱縮-包子臉魚

 

熱縮-包子臉魚

 

熱縮-包子臉魚

 

熱縮-包子臉魚 熱縮-包子臉魚

 

熱縮-包子臉魚

 

熱縮-包子臉魚 熱縮-包子臉魚

 

熱縮-包子臉魚 熱縮-包子臉魚 熱縮-包子臉魚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南職人14選最後一則,文案一樣為原稿未潤版,想看正式版本&照片影像大螢幕,可以到世界客家博覽會台灣館喔!其他地方的縣市展區及世界館也可以順遊٩(๑❛ᴗ❛๑)۶,展期到2023/10/15日止。

 

*照片來源 樸實創意/攝影師IG @huang_jun_tuan

 

--拍攝於2023/06/05好幾天


00-部落格03-01.jpg

 

# 早餐店 — 陳俊霖

陳俊霖先生的早餐店故事,就如同他的笑容般樂觀開朗,帶著客家人敬物惜物的精神,店裡的滑板、忍者龜、火車柵欄、老門窗、舊桌椅,每一個物件都是經歷的軌跡,拼湊式的搭建就像自己累積出的所學所得,多彩又豐富。店名「客兄」是他自嘲且不忘卻自己身份的方式,在美式漢堡中融入客家料理,是把記憶中阿婆的味道保留下來。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後篇)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後篇)

 

# 溫泉業 — 賴⾦瑞

受到戰爭波及,賴氏祖先從中國遷徙來臺,再自臺中移居臺南,以溫泉業白手起家的賴金瑞先生近幾年才發現自己可能是一位客家人,藉由研討論壇之機,循著賴氏族譜、福建漳州葛竹村等關鍵字,透過學術單位的協助與實地參訪,終於,謎團逐漸有了頭緒,賴金瑞先生說「如果我真的是客家人,我會大方承認,並且感到高興」。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後篇)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後篇)

 

# 清潔隊 — 江明德

楠西鹿陶洋江家古厝,全臺最大且最完整的單姓聚落。過去江氏先祖移民來臺,為求生存而隱藏客家身份,直至近十年,從事清潔隊的江明德先生,透過學術的資源盤點、老屋(古厝)研調、溯源,才重啟了這扇埋藏已久的秘密之門,家族不僅樂意接受身份回歸,亦配合歷史與文化的推動,凝聚力更勝以往,一同保護及傳承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後篇)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後篇)

 

# ⾼中⽣ — 李擁埕

跟隨祖父、父親一同從苗栗客庄來到臺南北區,承襲著家人對客家文化的自豪與敬愛,李擁埕的客語,是應對如流的,還曾經擔任過臺南市客家文化館的解說員、考過客語檢定,現在是資訊科高工生,積極參與學校活動,是先生(老師)引以為傲的小小導播,未來他將繼續帶著客家人的堅毅與求善之心,努力成為一位擁有無限可能的人。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後篇)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後篇)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我的貼文的文字量一直都很大,因為我還蠻喜歡寫的,對我來說字裡行間是有神祕的力量,他可以解開跟引導,雖然我也不是什麼時候都會看完所有文字,但在進行ZINE校對時,心裡就有期望大家可以多少看一下,而不是把那些黑黑白白的點點當成排版的綴飾(ᵌㅊᵌ) 。文案一樣為原稿未潤版。

 

*照片來源 樸實創意/攝影師IG @huang_jun_tuan

 

--拍攝於2023/06/05好幾天

 

00-部落格02-01.jpg

 

# 建築師 — 鍾⼼怡

音韻豐富的海陸腔從鍾心怡建築師口中說出來,多了一分溫柔婉約。來自新竹芎林的客家人,彷彿一道緣分的牽引,讓她來到臺南讀書,或許是因著客家人愛物惜物的個性,被古都的老靈魂深深吸引住,成為了老屋與古蹟建築的修復者,從研究、設計、修復到經營,舊時代的一磚一瓦在她的手中鮮活了起來,並且散發著曖曖微光。

04.jpeg 04 DSC_4502.jpeg

 

# 教師 — 劉華奇

道道地地的白河客家人,在四縣腔、海陸腔夾雜的環境下長大,劉華奇老師笑稱自己講的是帶著一點閩南語口音的「四海腔」,時常督促自己不要忘本,要以客語對話。原本在外求學、工作,隨著時光轉動,2016年決定回歸故鄉,成為這塊土地的教師,為孩子啟發夢想、傳承知識,亦成為文化保存的推廣者,為白河客家的移民史盡一份心力。

07 DSC_5912.jpeg 07.jpeg

 

# 國⼩⽣ — 李珮歆

祖父從苗栗遷移到臺南,臺南就此成了父親從小到大的生活圈,而年僅小學五年級的李珮歆更是不在話下,已成了土生土長的臺南人,但是婉轉輕快的客語四縣腔卻充斥在李家每一個角落,李小妹妹更是多次在朗讀中、廣告上綻放光芒,客家人心繫客家事,一家人帶著對客家人的熱愛,培育文化的種子,成長茁壯,並撒向遠方。

12 DSC_4741.jpeg 12.jpeg

 

# 農夫 — 江明輝

曾經的江明輝先生並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透過學術研究的協助,才終於揭開這個謎底,他欣然接受這份根脈的傳承,就如同他繼承的代代相傳的田地,一大片果園打理得道路分明、枝椏整齊,從過去的柳丁、柳橙,再到帝王柑,他帶著前人的智慧與經驗,化為朱紅的火龍果與金黃的香蕉,繼續跟隨客家人的腳步,一步步把這塊土地踏實。

14 DSC_6589.jpeg 14.jpeg

 

# 骨科住院醫生 — 李峻源

從小望著父親執業的背影,感受到醫療事業的奉獻精神,也學習到屏東內埔客家人的堅毅不拔,李峻源追隨父親的腳步也成為了一名醫生,並且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及技術,協助住院的骨科患者進行治療,而懂得客家話的他,在家就時常以客語對談,而在醫院則可以透過客語更了解病患及家屬的需求,提供了更好的醫療品質。

10 DSC_8594.jpeg 10.jpeg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面訪談心得已經講很多了,後面這邊就不多贅述, 只是每一則貼文的最前面還是會講一小段前言,自己覺得這樣比較不突兀啦。礙於IG發文數量限制,把台南職人14選分為三篇。這裡的文案是我的原稿版本,尚未潤稿前。

 

*照片來源 樸實創意/攝影師IG @huang_jun_tuan

 

--拍攝於2023/06/05好幾天

 

00-部落格01-01.jpg

 

# 詩人 — 利玉芳寫詩至今已逾五十載,從學生到出嫁,從屏東六堆到臺南下營,詩成了日記的代名詞。雖然利玉芳老師後來生活在充滿閩南語的臺南,但她從未忘記自己能說出一口流利的客家話,甚至遠赴中國去尋她的祖籍,去尋根。她所出版的詩集中,有華語、客語、閩南語,連英、日、西班牙譯文都有,語言及文化在她的世界裡沒有隔閡,能夠自由自在地穿梭。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前篇)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前篇)

 

# 咖啡師 — 楊松鵬

來自高雄美濃的客家人,或許是因為第一次的創業經驗,接觸了許多藝術品與藝術家,楊松鵬先生的氣質優雅又紳士,帶著客家人擇善固執的性格,在臺南落腳,並且在這裡譜出了咖啡師篇章,幾乎每一種咖啡豆都是楊松鵬先生親自挑選,有來自非洲、瓜地馬拉等產地的原生豆,客家性情與咖啡香氣交融,是每一粒咖啡豆高品質的來源。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前篇)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前篇)

 

# 消防員 — 涂啟瑞

從小生活在客家庄、說客家話,閩南語,是從電視上的布袋戲學來的,華語、客語、閩南語輪流切換不是問題,長大後離開高雄美濃,到外地讀書、從事消防工作,雖然缺少了客家環境,但涂啟瑞分隊長有著客家人隨遇而安的性格,從不擔憂適應問題,讓他可以有更多心力專注在救災工作,讓大家看到消防員奉獻與守護家園的身影。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前篇)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前篇)

 

# 理髮師 — 鍾連鴻

雖然從小就生活在臺南,但屏東高樹客家人的身影一直存在在鍾連鴻先生的心中,就如同他接手父親的理髮剪,一把把銀色理髮剪歷經三十幾載年月,泛起了斑駁痕跡,也是父親半輩子的歲月,連同傳統的「男士理髮專門」一同承襲,客人在水槽低首洗頭的模樣,彷彿不捨年代的流失,也彷彿在說傳統文化與技藝是如何如影隨形。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前篇)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前篇)

 

# 區長 — 呂煌男

呂氏祖先在戰亂中逃難至臺灣,為躲避迫害而隱蔽客家語言及身分,但因為生活習慣與祭拜習俗不同,後代子孫仍深知自己為客家人,日據時代保留下來的戶籍謄本亦可清楚地看到祖籍為「廣東梅縣」,是強而有力的證明。呂煌男區長在學業完成之後即返鄉臺南深耕服務,他秉持著客家精神守護這塊土地,並期望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前篇) 文案-台南職人14選(前篇)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我幾乎沒有正式訪問過別人,所以在知道需要訪談人物時,特地去借了房慧真的《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書中受訪的人物許多都是大到如同傳記中會出現的人物,看過幾篇之後可以大概得出她的撰寫模式,但我覺得最精采的是最後幾頁的<採訪心法>,寫得詳細又透徹,但要說從中學到了什麼拿來應用在現場,還真的連皮毛都沒有,不如說我只是栽進了她書中精妙的遣詞用字裡。

 

展場所需要呈現出的內容,不需要深入到要調查對方的個人年表、敵人或身邊的人的背景等等,敘述也不需要長篇大論,所以通常訪前列出個人資訊和一些必要問題即可,其他就當下隨機應變,剛開始我心想雖然無法達到房慧真的水準,但我想像她那樣觀察受訪者當下的衣著配件、肢體動作等,不僅可以判斷對方的習性,還能提高話題衍伸的機率,但最主要是增加我訪談時的感受力,畢竟我只是一個初心者,這樣回來統整時我才比較寫得出來。

 

不過很可惜,每次話題一開啟,我的專注力就只能放在對方的大頭上,其他部分都無法顧及,都是靠回想時的眼角餘光來記憶。但又幸好每個人的神情、聲音都很鮮活,光是如此就很夠用了。

 

我自認為不是一個善於言詞的人,在有需要訪談的行程裡,我以為我會每次都感到社交疲勞,但實際經歷過之後發現似乎沒有想像中這麼抗拒,雖然心裡經常覺得快要瀕臨話題臨界值,但往往又能再多往前幾步,而且訪問不是單向的,或許我們會把焦點都放在受訪者,但我這個訪問者也同樣是一個接收者,經常可以感受到受訪者的能量而開啟一些自發性的問題。

 

比如大茅埔調查團的吳哲銘、御鼎興的謝宜澂、隆興閣的廖昭堂、客兄的陳俊霖等等,他們在談論自己所執之事物時都是充滿熱情及行動力的,很有想法、堅持、樂觀、自信,我聽著聽著也會跟著有一點感動,彷彿要像他們那樣堆疊非常多努力,才能有一些亮眼的成就,在接收大家的世界之後,意外地收穫良多,看事情的心胸感覺更開闊了°(❛ᴗ❛)°。

 

--撰寫於2023/09/09 (照片攝於廖祥志的銘雄堂有機農場,紅玉水蜜桃的顏色真的好美✿)

 

00-2部落格-01-01.jpg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起來蠻慚愧的,雖然我的碩論是寫跟雲林客家有關的議題,但可能聚焦在「成效」是否顯著上,詔安客家的文化是如何不在我所關心的範圍內,我連最基本的「詔安三寶」是什麼都渾然不知,布袋戲、開嘴獅和武術這三項也完全不存在在我的生活之中,甚至我從來沒有完整的看完一部布袋戲,連半部都沒有,他在我片段的記憶中是有點俗的土味、是嚴謹正式的,所以當我知道要將隆興閣廖昭堂老師的布袋戲演出融入展場主題時,心中充滿生澀。

 

除了展場的料理物產是關鍵字之外,其他可以納入的元素就是角色個性、特質、常用口白、彼此的關係等等,為了瞭解這些,跟廖老師約定之後便前去他家拜訪請教,沒想到老師比我想像中更平易近人、更侃侃而談,他的一生幾乎都給了布袋戲,從古至今的內容像是跟我的人生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線,遙遠又難以想像,但我卻可以感受到那些時光的精采與閃亮。

 

在訪談的過程中,老師會穿插演出角色的口白,聲音宏亮且富有情感,我實在太近距離觀賞,忽然被這樣亮麗的演出感到驚艷而有點受寵若驚,這真的要在現場才會有這些感受,而且老師的臉是木無表情的,很難想像這樣生動的聲音到底從哪裡出來,這大概就是專業吧•̀ ل͜ •́!

 

有了主題跟元素之後,我還是不知道怎麼把他們兜起來,看了很多布袋戲的影片才發現,布袋戲其實不是很嚴謹,他很生活化、很輕鬆,他們的名字都很奇異(很像什麼綽號),講求的是誇張的劇情張力、貼近人性的對話,於是開始邊寫邊改,六支角色兩兩一組,完成後丟給大家看、再丟給老師看,心裡其實蠻擔心會被打一個大叉叉,但還好基本上架構都沒有改變,正式拍攝那天老師還勉勵說我有寫劇本的底子!真是太好了´∀`。

 

因口白字很多,分角色個別貼在IG很洗版,口白造成的過多分段也會看起來很雜亂,所以就放在部落格這邊安捏。

五爪金鷹的金光蓋眼戴造型真的很帥,但我最喜歡手中眼,他的角色定位太酷了!

 

*影片(截圖)來源 樸實創意/攝影師IG @j.son_wong (也可以追蹤可愛的黑妹 @heymei_shiba)

 

--訪談與拍攝於2023/06

 

隆興閣全-02部落格-01.jpg

 

# 五爪金鷹 (左)

大綱:行俠仗義的良好形象,使五爪金鷹成為食品的代言人。

 

「是是非非何日了,操操煩煩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為何萬萬千千不肯修呢?唉~」

「我五爪金鷹為何這麼老先覺,我自己也不知道,總歸一句,這也是恨命莫怨天!」

「我,五爪金鷹目珠『看山山崩,看地地裂,質物變灰粉,活物變血水』 ,說不了的神祕和用不完的功夫,

 一路行來,行俠作義,除奸滅惡,不過今日要來做『覓覓詔安』的代言人,向大家推銷我們雲林的豬肉。」

「我們雲林的豬肉,不但品質好,每年的產量都超過150萬隻,可以說是全臺灣第一名。」

「來!注意看~~呀哈!」

「紅酒給倒進去,再加橙汁、菜頭(蘿蔔)、蔭豆,慢慢的燉、慢慢的熬,就是最 fashion 的作法!」

「喔……口水都流出來啊!」

 

# 五旗亂天下 (右)

大綱:為了不讓五爪金鷹代言的料理比過,五旗亂天下決定出一款獨家秘方。

 

「嗄?你說什麼?『覓覓詔安』找五爪金鷹當代言人?為什麼不來找我五旗亂天下呢? 」

「哼!幾隻小金豬一點都不稀罕,我才不看在內,世間無論任何人要與我五旗作對一定都要失敗!」

「我是萬教公認最奸、最詐、最惡、最毒、最霸的魔教第一軍師,怎麼可以輸給你五爪金鷹呢?」

「我也有我獨行的功夫,就是全臺灣90%都來自雲林的葫頭(蒜頭)——」

「嘿!注意看~~呀哈~!」

「只要再擎(拿)到瑤池的南瓜花、龍宮的起司,再配合神奇峽谷的三種醬料。

 就一定贏過你五爪金鷹那個暗沉沉、烏摸摸的料理!」

「大家就知道我五旗亂天下的厲害!哇哈哈哈哈~」

五爪金鷹01-01.jpg 五旗亂天下01-01.jpg

 

# 七劍仙娘 (左)

大綱:七劍仙娘為了一直不回家的丈夫,計畫擎(拿)出丈夫最愛的味緒(味道)吸引他回家。

 

「我七劍仙娘,我丈夫就是萬古流芳大聖俠。哎!我兩夫妻結婚後的第三日,丈夫聖俠就不知去向,都找不到人。」

「我也不知道我哪裡做錯,還是他嫌我哪裡醜,害我每天都自己一個人在家裡等他,薄情郎,無情無義,無責無任。」

「你難道都不知道你太太的我,是何等的思念你,唉!丈夫,聖俠啊~~」

「好,我決定要使出我塵封很久的必殺之招,就是千錘百鍊,水滴穿石的神仙極品——百年的醬油!」

「來自西螺的醬油,歷史悠久,都是用最好、最純的黑豆,大甕、大灶的古法來釀製,鹹鹹甘甘甜甜~」

「我再倒入我祖傳的柑橘汁,然後放在他平常最愛去的飯店,他若吃到這個味緒(味道)自然就一定會想到我這個妻子,返來家裡跟我團圓~ 」

「好,就這樣決定,來去做百年的醬油~」

 

# 萬古流芳大聖俠 (右)

大綱:在客棧吃到妻子的醬汁後,萬古流芳大聖俠備受感動而回到妻子身邊。

 

「我萬古流芳大聖俠,五爪金鷹的好朋友,因為八魔擾亂武林,

 五爪金鷹請我出面用一步『殺人無情大祕訣』打敗八魔,所以大家才給我取名萬古流芳大聖俠。」

「今日天氣很熱,日頭又很猛,流了一身汗,肚子又很餓,所以走來飯店吃一下生菜涼湯,止餓兼退火。」

「嗯?今日的醬料看了怎麼烏摸摸,不過暗中又會發光,難道是……?好,試看看。」

「呼~~跟我想得一樣,是來自西螺千錘百鍊、水滴穿石的神仙極品——百年的醬油!」

「快哉!啊哈、啊哈!哇哈哈哈~~」

「西螺百年的醬油放入生菜涼湯一起吃,好像冷氣開到20度一樣,神清氣爽、精神百倍!」

「又讓我想起我的太太七劍仙娘,好!別在外面趴趴走,趕快回家和太太作伴。」

七劍仙娘01-01.jpg 萬古流芳大聖俠01-01.jpg

 

# 手中眼 (左)

大綱:為了維持良好的眼力,手中眼正在製作一道失傳百年的醃漬配方。

 

「大家好,我就是半生半死、半陰陽,萬博先生手中眼。」

「我眼中生手,手中生眼,兩隻眼睛叫作天眼,上可看到三十三天,下可看到十八地獄。」

「無論你任何人,只要被我的天眼照到,功夫學多少,道行有多深,弱點在哪裡,我都清清楚楚,所以叫做萬博先生手中眼。」

「平常有看到我,就沒看到五爪金鷹,有看到五爪金鷹,就沒看到我,

 所以人人都懷疑我們兩人是同一個人,是也好,不是也好,怎樣想怎樣好,大家歡喜就好!」

「不過最近我的天眼看三十三天和十八地獄時,好像不是很清、不是很明,我必須要趕快保養一下才好。」

「聽說有一味失傳百年的醃漬配方,很顧目珠,就是雲林的醃香瓜。」

「雲林的洋香瓜和西瓜產量佔全台15%以上,尤其醃香瓜這個特殊的東西雲林才有。」

「嘿嘿,這樣我趕快來去雲林找看看!」

「遽遽(快快)來去~~遽遽(快快)來去~~」

 

# 老祖公 (右)

大綱:路過發現手中眼做的醃漬品,老祖公竟偷偷打開來品嚐。

 

「聽我唱、聽我唱,唱到八月十五夜,月光光、照甕缸,照到一個死賊古,來給我偷挖牆,挖了很大洞,又很大甲。」

「有多大洞?多大甲?」

「雞蛋深,鴨蛋闊,老鼠鑽不過,水牛給我牽十多隻,瞎子親目看,啞巴喊在那裡,跛腳捉賊,追到會爬牆、會爬牆!」

「嘿~~大家熟識否?我就是雲林最古錐、最福相、最有人緣的小生,

 叫做為何食不死的老祖公,今天來找我的好朋友手中眼,一起來去參觀客家博覽會啦!」

「喂~~手中眼啊!你有在家裡嗎?喂!手中眼啊~~」

「唉唷?這甕是什麼東東?香香,味緒(味道)很熟識、熟識,好,我掀開來看一看~」

「喔!原來是失傳百年顧目珠的絕代聖品——醃漬瓜!哈!讚讚讚,好東西、好東西,不是我在吹牛!」

「這個如果再加入靈山的豬大骨、蔭豆、蔭瓜,還有義大利燒賣,配飯吃,說有多香就有多香,有多好吃就有多好吃,保證吃了還想再吃。

「不但如此,還會長生不老、不老長生,跟我為何食不死的老祖公一樣,哈哈哈~~~」

手中眼01-01.jpg 老祖公-01-01.jpg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天因為要參加朋友的婚禮,沒有參與到犒將儀式跟戲水活動,覺得有點可惜,犒將這樣的大拜拜居然每個月初二、十六都要來一次,很佩服大茅埔居民的信仰力與凝聚力。這裡大概來了兩、三次,其實還蠻喜歡這邊特殊的活動跟放慢的步調,有一個特殊的魅力,我想秋天的時候可以帶親友來走走。這邊發的文案一樣是我的原稿版本。

 

*照片來源 樸實創意/攝影師IG @j.son_wong (也可以追蹤可愛的黑妹 @heymei_shiba)

 

--拍攝於2023/06/02

 

00-部落格-01.jpg

 

13:30 PM 祭拜
每逢初二、十六,大茅埔居民便會舉行「犒將」儀式,在泰興宮前擺上三十六碗酒、肉及馬草水等祭品,犒賞保衛庄頭的天兵神將以及他們所騎乘的馬。人們雙手合十,虔誠祈禱三山國王、五營將寮、伯公(土地公)等各方神明,感謝過去安定歲月的庇佑,並期以持續守護這塊土地。

06 DSC03079.jpg

 

06 DSC03083.jpg 06 IG01.jpg

 

06 IG02.jpg

 

15:00 PM 狩獵
獵人是勇士也是自然觀察者,每一次狩獵都是一場冒險,充滿挑戰與危機,他們倚靠著祖先傳承的智慧與技術捕捉獵物,獨特的原民信仰與經驗使他們與大自然建立了深厚的連結,尊重動物的生命價值,抱持敬畏與感恩的心,保持自然界的生態迴圈與平衡。

07 DSC02704.jpg

 

07 DSC02717.jpg

 

16:00 PM 戲水
穿龍水圳是客庄極為重要的信仰河壩(溪流),庄民鑿渠防禦、引流灌溉, 「取水祭典」是敬神愛神的特殊儀式,祂也有可愛親人的一面,極為清透冰涼的水質,和緩綿長達3176公尺,丟入幾個游泳圈,大人、小孩的歡笑聲劃破客庄的寧靜,成為愛不釋手的遶尞(遊玩)聖地。

08 DSC03314.jpg 08 DSC03601.jpg

 

08 IG02.jpg 08 IG01.jpg

 

19:00 PM 夜景
夜晚來臨,泰興宮仍燈火通明,有別於白天不同的莊嚴,廟前的空地擺起了小小的夜市,點亮了客庄的天空,食夜(吃晚餐)吃完的村民,零零散散的到攤位前走走看看,小朋友們則三五好友騎著腳踏車,相約在廟口、巷弄中穿梭遊戲,這就是大茅埔客庄一天平凡又幸福的尾聲。

09.jpg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在展場呈現大茅埔一天的時序,我們依照當地的生活習性擬定了腳本,並且請大茅埔調查團的團長哲銘為我們安排好入鏡的當地人,進行兩天一夜的拍攝。當時正逢六月,真的是熱到不可開交,即使我是我這個小小的都市人,卻還是感受到當地的生活氛圍有多不同,比如我以為早市早就絕跡了,菜車跟阿婆們只在日出階段販售,像是神秘的快閃儀式。

 

我喜歡感受過再寫出的文字,比較好寫,也比較值得留下,這邊發的是我的原稿版本。IG沒辦法細項到一頁一文很可惜,但我又不想一個時辰就一篇文的洗版,只好還是文字全都放在一起,分個兩則安捏。有一些攝影師未拍到的畫面,我就拿其他張充數:D。

 

*照片來源 樸實創意/攝影師IG @j.son_wong (也可以追蹤可愛的黑妹 @heymei_shiba)

 

--拍攝於2023/06/02

 

00-2部落格-01.jpg

 

05:30 AM 早市
清早,天空才剛透著一點微光,客庄裡的人們就三三兩兩的魚貫而出,紛紛往菜車、地攤集中,兜售與詢價的聲音在狹小的巷弄中此起彼落,佛手瓜、龍鬚菜、吊菜仔(茄子)、絲瓜,甚至還有新丁粄,都是料理客家味的好幫手,掌廚的買起來為自家灶下(廚房)增添新血。

01 IG01.jpg 01 IG02.jpg

 

01 DSC03018.jpg 01 DSC03023.jpg

 

06:00 AM 早餐
早餐店裡飄出的裊裊炊煙像是無聲的號角,用最溫柔的方式喚醒村莊的色彩,三明治與豆漿的香氣挨家挨戶傳進了人們的味蕾,吃朝(吃早餐)的人有福了,早餐店阿姨將忙碌的時光凝聚成滋味,為每一份餐點注入滿滿的能量,為食客打開一天朝氣的開始。

02.jpg

 

07:00 AM 農活
每日一早,年邁的兩公婆(夫妻)便會穿上防曬外套、戴上斗笠、套上雨鞋,熟稔的駕著朱紅的農用車,緩緩駛入果園,以接近自然農法的栽培方式,讓整個農園雜草叢生,用崇敬山水的心獲取甜美的果實,這是大地與長者的智慧,也是人與自然最和諧的相處方式。

03 DSC02408.jpg

 

03 IG01.jpg 03 IG02.jpg

 

03 DSC02381.jpg

 

09:00 AM 理髮
巷弄中的理髮師,個性與刀工同樣簡潔有力,剪髮、刮鬍、掏耳,能夠將客人打理出一頭的清爽,在這個最普通不過的日常中,坐躺在舒適的理髮椅上,是一個極為放鬆與享受的時刻,闔著眼拋開煩擾與壓力,睜開眼後彷彿煥然一新,帶著自信與活力的步伐面對新的一天。

04 IG02.jpg

 

04 IG01.jpg 04 DSC02624.jpg

 

10:30 AM  雜貨
看似平凡的雜貨鋪卻擁有百年歷史,古樸的木架、鐵架擺滿了柴米油鹽醬醋糖,還有一些想像不到的乾貨、漬品,早市販售的蔬果也在這裡延續使命,人們輒輒(常常)聚集過來打嘴鼓(閒聊),小小的空間乘載了淵遠流長的地方記憶,凝聚著客庄的生活,也滿足了整個村落百年來的生活所需。

05 DSC02579.jpg

 

05 IG01.jpg 05 IG02.jpg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婚宴的局部特寫版,終於最後一則啦!

 

我很喜歡看一些特寫,那些畫面有一種時間靜止的感覺,跟現場熱鬧的氛圍截然不同,尤其是比較動態的場合,我們看的視野通常都是大面積的,有時候很難停留下來去仔細看每一個部分,局部放大可以凸顯很多用心的細節,觀察到很多原本沒有發現的,就是這些小點的堆積,才能連成一片變成美麗的畫面,也才能變成我們所看到的大面積٩(๑❛ᴗ❛๑)۶。

 

每一篇都心得滿滿寫了一大堆,這邊就不再多說了,可以看看美麗的照片~

 

今年生活中想要留下的紀錄太多了,導致我近期台上台下的文字量滿載,有很多都是先寫起來排隊,現在對這些黑色線條的永字八法有點疲勞,我要先跟他短暫的分道揚鑣 ´・ω・`。

 

婚宴場地/新悅花園酒店

婚顧主持/掌心婚禮 (@heartwed920)

婚佈捧花/陽台花序 (@balcony.sense)

攝 影 師 /艾倫 (@wedding_allen)

新娘秘書/Ivy ( @ivywu_stylist)

新娘服裝/LaceBridal

新郎服裝/凡登 (@vandome_suit)

 

--婚宴於2023/05/06

 

369-部落格-01.jpg

 

042.jpg 052.jpg

 

086.jpg

 

101.jpg 103.jpg

 

132.jpg

 

134.jpg 354.jpg

 

345.jpg 346.jpg

 

408.jpg 470.jpg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宴客的婚宴夥伴版٩(๑❛ᴗ❛๑)۶。

 

有辦過活動的人都知道,活動可大可小,但小的也常需要耗上幾個月的前置作業、也需要很多人的協助,一場幾個小時的婚宴也不例外,這場以我跟陳為焦點的活動,一開始我還不好意思麻煩大家,但沒想到每個人都二話不說答應幫忙,能有這麼多人願意停下腳步傾聽、協助跟配合,讓我們覺得很幸運 ♡♡♡。

 

不論照片影片、衣服飾品、喜帖禮物,或是場地、場佈、主持、攝影、櫃台、小幫手、道具等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各種人力的支援,倚靠大家才能將這個網絡編織成當天的模樣(還有那天陽光跟空氣!)。

 

至今還是很感謝所有人事物,你們的協助與包容讓我們當了一天美好的主人翁,有你們這天才能以圓滿的樣子出現,這份感動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希望大家一起幸福٩(๑❛ᴗ❛๑)۶。需要提到的人太多,我這邊就不一一點出了,照片就大概抓幾張醬子

 

--婚宴於2023/05/06

 

096-部落格-01.jpg

 

037.jpg

 

733.jpg

 

130.jpg

 

124.jpg

 

297.jpg

 

119.jpg

 

146.jpg

 

711.jpg

 

524.jpg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宴客的活動花絮版。宴客結束之後,我發現很多橋段其實都有他背後的鋪陳,並不一定是主動安排,比如一、二進,新人安靜地走進會場好像很奇怪?所以要做點什麼夾道歡迎;退場的時候新人默默地走出去好像也很奇怪?所以也必須要安排一些什麼,雖然這可能都是世俗觀念,但我是想表達這些橋段並不是毫無道理。心得之前就寫過了,這兒就寫行程跟短敘述稍微帶過´∀`~

 

007-部落格-01.jpg

 

/06:30 開妝/ 

女生的妝髮包含保養、打底、眼妝、唇妝、頭髮、指甲,步驟之多到要在活動的好幾個小時前就開始,相較起來男生就很像隨意的半小時⚆ɞ⚆。特地把頭髮留得再更長一點,想跟拍婚紗照時的髮型不一樣,低低的團子馬尾辮讓我看起來變年輕惹ಠﭛಠ。

017.jpg 024.jpg

 

/10:00 全家福/

受攝影師建議,趁人還不多的時候拍一下也不錯,而且那時也不確定隔壁廳有沒有人。主要是跟親戚們合照,但因為需要比較早抵達,所以我們之前通知是比較隨興,沒有的話其實送客的時候再補也OK。

674.jpg 083.jpg

 

/11:00 彩排/

主持人先讓我們練習一下進場的感受跟步調,也讓攝影師對一下拍攝的角度,沒有見過大風大浪的我,牽著陳的手緩步進入,忽然覺得那條紅毯好長喔!想到會聚集大家投射的目光,馬上尷尬癌發作′ʘ⌄ʘ‵。

 

/11:30 迎賓及預告/

我想場外的簽到跟收禮應該更早就開始了?真的很謝謝大家這麼早到,經驗豐富的大家,只要把東西交給他們,不用交待太多,大家就能夠想辦法各就各位,順順利利,充滿感恩的心❤。

098.jpg 100.jpg

 

/12:00 一進/

.進場-在門外聽到播放求婚影片的聲音時,陳的尷尬癌直接進入膏肓。進場之後我強忍我的迷茫眼神,但我後來看影片才發現陳才迷茫,他已經處於呆若木雞的狀態了⚆ɞ⚆。

180.jpg 198.jpg

 

.送禮-送主婚人謝禮,特地準備體重玩偶跟父母表達人生階段的謝意,這個禮物我想了很久,還跟陳自己在那邊DIY,最後雖然跟實際的新生兒體重不符,但心意滿滿!

208.jpg 220.jpg

 

.致詞-我跟陳從研究所到畢業工作,少說也過了七年,鍾是我們的老師,也是我們的老闆!剛好主婚人都沒有要致詞,請鍾老師或許最適合不過了。我覺得那天老師講得很像自己兒子娶媳婦XD。

236.jpg 250.jpg

 

/13:00 戶外拍照/

我很喜歡照片充滿自然光,所以有一個戶外拍照的橋段。但其實變數很大,比如很多其他人在走動,旋轉木馬、證婚區被使用,或下雨等等,而且我皮膚那時候又怕爆太陽,一不小心大過敏後半段就醜掉了。但!很幸運,一切安好٩(๑❛ᴗ❛๑)۶。

288.jpg 319.jpg

 

/13:40 二進/

.進場-因為不太想發零食或雞肋小禮物,跟主持人討論之後,決定帶著氣球二進,一方面是可以當拍照道具跟妝點會場,另一方面是氣球面積比較大,比較生動,能讓文靜的我跟陳的畫面活潑一點XD。

397.jpg 395.jpg

 

.遊戲-第一個是抽捧花,十抽五上台拿著氣球玩終極密碼,中者刺破拿捧花✿,被抽到的這些人我真的沒set,名單裡的全部都是我的小可愛。

454.jpg 457.jpg

 

第二個抽綠石竹,一樣十抽五,各拿一杯飲料,喝到不同的就獲得,我後來覺得應該還是要改成都喝難喝的飲料ಠﭛಠ。

485.jpg 493.jpg

 

第三個是APP問答遊戲,前三名有我精心挑選的禮物,獲得的人我都羨慕了!後來覺得問答秒數好像太短了,如果能唸出題目、選項跟解答可能會更好´∀`。

516.jpg 536.jpg

 

.敬酒-依循傳統的橋段,感謝所有特地到場的賓客們!我覺得這可能也算是一個可以讓新人逐漸淡出到外面送客區的一個過程。

582.jpg 576.jpg

 

/14:20 送客/

終於來到送客時間,其實如果隔壁廳有其他組新人的話,那天送客區就會顯得很雜亂,因為基本上所有人流都會從那邊經過,但很慶幸就如同包場!我很喜歡那天的花的小島,整體的顏色、花材、陳設配置都很美,但如果後面的白色布簾能再寬一點或許就更好了!但瑕不掩瑜,有加入我想要的落地花真是太好啦!那個層次感好喜歡✿∂‿∂✿。

633.jpg 661.jpg

 

婚宴場地/新悅花園酒店

婚顧主持/掌心婚禮 (@heartwed920)

婚佈捧花/陽台花序 (@balcony.sense)

攝 影 師 /艾倫 (@wedding_allen)

新娘秘書/Ivy ( @ivywu_stylist)

新娘服裝/LaceBridal

新郎服裝/凡登 (@vandome_suit)

 

--婚宴於2023/05/06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睽違三個月,宴客照終於出爐啦!我想說那天沒什麼儀式,可能照片不會到很多,沒想到扣掉相似照也有五六百張,想放IG分享但照片太多實在選擇困難,總不能輪流放大家的合照洗版,最後決定分成四類,我跟陳的照片、活動花絮、工作人員、物件特寫。今兒就先分享只有我跟陳的精選๑´ㅂ`๑。

 

喜歡這樣明亮的色調!看著看著,那天的回憶都湧現了,覺得有點感動✪㉨✪。其實那天我的焦點是很發散的,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沒注意到攝影師在拍照,甚至應該是說我沒辦法關注到很多事情,現在看到照片時才發現「原來那個時候有拍照!」,捕捉到很多大家自然的畫面,在合照的時候攝影師又可以活潑親切的帶動,留下很多珍貴的照片。

 

收到檔案包裹時發現包裝得很美觀,還洗了很多張出來!木製的隨身碟裡除了照片之外,還有一份照片輪播影片,攝影師很用心 : )。

 

婚宴場地/新悅花園酒店

婚顧主持/掌心婚禮 (@heartwed920)

婚佈捧花/陽台花序 (@balcony.sense)

攝 影 師 /艾倫 (@wedding_allen)

新娘秘書/Ivy ( @ivywu_stylist)

新娘服裝/LaceBridal

新郎服裝/凡登 (@vandome_suit)

 

--婚宴於2023/05/06

 

690--01.jpg

 

625.jpg 729.jpg

 

372.jpg

 

382.jpg 379.jpg

 

734.jpg 741.jpg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所以叫「大茅埔」是因為先人來台拓墾時,因尚未開發,是一大片茅草叢生的大荒埔。經過人們鑿圳闢路、蓋廟建屋、造田種果,超過兩百年的點滴力量,涓滴成流,隨著時代的演變,像是有生命一般演變到現在。真心覺得大茅埔調查團很厲害也很用心,把這裡的來龍去脈拉起來,也讓這裡顯得更有生命力。

 

[ 果 ]

台中東勢因為地形跟氣候的關係而盛產水果,但跟我想像中那種單一地區單一果物的狀態不太一樣,小小的大茅埔客庄就有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果樹,柑橘、水蜜桃、龍眼、破布子等等,而最有名的當然就是東勢耳熟能詳的高接梨。

 

但說起來有點好笑,我是聽了說明之後才知道「高接梨」這個名稱原來其來有自,原本臺灣產的粗梨口感比較酸澀,是1973年由高接梨之父張榕生研發改良的,他將高山或其他高緯度國家的梨花嫁接在臺灣的粗梨母株上,嫁接是指將梨花莖部與母株莖部斜切,對置後以膠帶束緊綑綁,使之黏合傳送養分,最後生長出來的果實就是高山或高緯度的梨子,覺得很神奇,明明不同種類卻能安然相生,原來移花接木不是只是比喻,是真的有這回事。

 

[ 圳 ]

從大茅埔調查團團窩前往穿龍水圳有一段路,我發現他們的路基本上都還蠻平坦的,不會太狹小或曲折蜿蜒,甚至有點格狀的整齊。哲銘走在最前端帶路,我們一群人熙熙攘攘在後面脫隊,被一群小貓小狗絆住,等我們同線抵達時,哲銘已經下水打撈了一些小蝦要給我們看,蝦子有一些透明帶綠,和著水草跟一些雜質其實看不太清楚,但仔細看發現牠們的身影跟大眼睛時就會覺得生動可愛。

 

水圳裡有兩隻豐盈的大鵝,怕生警戒但又覬覦我們手上的水草,最後還是抵不住誘惑,阿姆阿姆吃了很多,哲銘說之前更多鵝,但野狗太多導致鵝的數量減少,除了鵝之外,調查團所架設的生態攝影機,有紀錄到如石虎、食蛇龜、鳳頭蒼鷹等逾十種保育類動物,可見大茅埔擁有非常好的生物多樣性,但也同樣遇到犬殺的問題。

 

見到這條長達3176公尺的穿龍水圳時,我訝異他的水質是這麼輕透,非常的美麗乾淨,陽光、樹影、泥土、水草、水流都在這條溝渠裡,彷彿他們有只屬於他們的時間,我們像是一個外來者。

 

哲銘拉了一塊很大的踏板進水中,帶著我們下到水圳裡摸蛤兼洗褲,水深大概只稍微過膝,大家伸手到底部掬起一把泥土,仔細看會發現裡面藏有許多河蜆,那天雖然溫度還不錯,但一直曬著太陽也是頗熱,穿龍水圳的水溫長年都是維持17到23度,摸起來冰清冰冷,大家都喊凍到沒感覺,我是沒下水啦!那時候日光疹還有點嚴重,能不下去的話,我還是包緊緊地比較好。

 

雖然大家都喊這條「大茅埔圳」為「穿龍水圳」,但其實「穿龍」是指客語的「穿窿」,意思是為了引流灌溉而挖鑿洞穴,他是一種狀態工法的名稱,其他地方也可以見到類似的技術。

 

[ 伯 ]

大茅埔的神氏及生活環境是相輔相成的,崇敬山水而產生龍神信仰、祈求拓墾順利而有了泰興宮、守護庄園而架起五營將寮、為了取水順利而設立伯公,整個客庄、山頭幾乎都可見到散落的神氏。大家都知道客家人所說的「伯公」就是「土地公」,大茅埔的伯公稍微有些特別,祂們大部分都是跟「水」有關,如「埤頭伯公」、「食水伯公」,還有我們踏查時見到的「水利伯公」。

 

水德興君在當地稱為水利伯公,哲銘說相傳先人在開鑿大茅埔圳時,因經常坍塌無法順利完工,後在一名老人家的協助指導下完成,但就再也不見那位老先生,居民認為是伯公現身,為表感謝而設立了水利伯公廟。

 

相關文獻:

管淑芝(2013)。台中市東勢區大茅埔泰興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照片來源 樸實創意/攝影師IG @j.son_wong (也可以追蹤可愛的黑妹 @heymei_shiba)

 

--踏查於2023/03/07

IMG_3027-封面-01.jpg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008.jpg

 

009.jpg

 

010.jpg

 

012.jpg

 

013.jpg

 

014.jpg

 

015.jpg

 

016.jpg

 

017.jpg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案子在策劃上有發想需求,為了更了解設計對象,樸實設計請「大茅埔調查團」的團長吳哲銘為我們導覽大茅埔客庄,而我就尾隨當一個跟屁蟲,一日小旅行就這樣開始了!不過既然要做紀錄及文本溯源,就不要浪費,這邊也放一下ヽ(・∀・)ノ。本來大茅埔踏查日記想分成人文跟生態,但在寫人文的時候覺得要把雜貨鋪、調查團團窩、防禦型聚落都放進去有點太零碎,就把泰興宮當一個特輯。

 

[ 泰興宮 總覽 ]

宮廟大致上是長方形格局,劃分成三個區塊,前段是緊連牌坊的正殿,中段為扶鸞弼教堂,最後段為後人新增的龍神區。以大茅埔客庄的整體畫面來看,泰興宮似乎有點突兀,建築碩大,朱紅又精雕細琢,跟周遭較矮的純樸灰水泥平房相較起來,顯得有些富麗堂皇,但其實泰興宮早在咸豐六年(1856年)就已經佇立在這裡,距今已相隔167年。

 

[ 正殿 ]

廣東省潮州府大埔人以道教為主,主祀三山國王,分別為巾山國王(文)、明山國王(武)、獨山國王(財),為祈求遠到來臺開墾順利,帶令旗、攜香火。但仍常遇荒地瘴癘肆虐,或與泰雅族人衝突爭奪資源,於是先民自彰化縣溪湖荷婆崙祖廟的霖肇宮,恭請三山國王之令旗,在大茅埔籌資建廟,加強保佑力量,甚至在庄週邊設武營將寮,如同結界般的守護。起初因經費不足,廟宇簡陋、缺乏維運經費,經歷多次重整修理,費用全靠信眾捐獻維持,廟宇屋簷、頂端受香煙百年薰陶,已呈古樸焦色。為了感謝捐款的信士們,宮廟特製籤詩,木製的籤印上下對置,刻有捐款信士名、國王宮、運勢等字樣。

 

[ 扶鸞弼教堂 ]

中段的扶鸞弼教堂是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增建,過去因缺乏醫療資源,卻有驅魔治病及戒除鴉片需求,先民自新竹縣芎林鄉飛山代勸堂引進香火,奉祀關帝聖君。所謂扶鸞是指扶乩,指民間請示神明的方法;而弼教是輔助教化,多指以刑輔教,目的是勸人為善。這裡有一個具體的特殊流程,居民會到扶鸞弼教堂求賜藥籤,再依籤條內容指示到中藥鋪抓藥,且藥鋪直至今日仍存在並且代代相傳,跟著鸞堂成為百年藥舖,帶著些微斑駁、字跡整齊乾淨的藥方本仍保存完好,這個廟宇與藥鋪的特殊連結,在大茅埔具有相當重要的生活化與文化意義。註:傳統習俗,有病請看醫生。

 

喔對,這邊有一塊雕刻故事讓我很印象深刻,是一位裸著上半身、滿臉大鬍子的男人,他正騎馬打仗,但因為手邊沒了兵器,於是他雙手各拿一具屍體作為武器攻擊。我對這個角色設定感到驚為天人,尤其他還在這座傳統的廟宇中。

 

[ 龍神區 ]

最後段的龍神區有一棵巨大榕樹,粗大的枝幹向上、向外延伸,枝繁葉茂,象徵著崇敬山水的龍神信仰,山就是龍、河就是神,這是對大自然的虔誠與敬畏。榕樹前方置有香爐與一大塊空地,圍牆包圍起來,綠葉與樹影輕輕搖晃,有一個靜謐的氛圍。吳哲銘說客家人遷徙都會背著祖先,會往有山有溪河的地方落腳。其他如穿龍水圳、水系伯公等都可以發現信仰與生態的緊密結合。

 

相關文獻:

陳介英(2018)。茅埔成庄:東勢大茅埔客庄的過去與未來。新北市: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管淑芝(2013)。台中市東勢區大茅埔泰興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照片來源 樸實創意/攝影師IG @j.son_wong (也可以追蹤可愛的黑妹 @heymei_shiba)

 

--踏查於2023/03/07

IMG_3027-封面-01.jpg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008.jpg 009.jpg

 

010.jpg

 

011.jpg

 

012.jpg 013.jpg

 

014.jpg 015.jpg

 

 

020.jpg

 

021.jpg

 

022.jpg

文章標籤

艾東凱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